“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,黑夜从天而降了。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,那是召唤的姿态,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,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”。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看到了《活着》这本书,虽然这本书在1994年的时候被张艺谋导演搬上大荧幕,并拿了许多奖项,但是比较吸引我的还是这本书。主人公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令人唏嘘,当他最后一个亲人也先他死去时,我甚至留下了眼泪。或许这本书字里行间都带着那么些煽情,可就是这种煽情给了我满满的感动和启迪。
主人公福贵不是一个好儿子、好丈夫、好父亲,吃喝嫖赌样样均沾,在书的字里行间我甚至能感受到这样一个人真的不该活着,就是这样一个气死自己父亲,让岳父唾弃的男人,在输到倾家荡产,经历抓壮丁,死里逃生后,妻子家珍一直陪伴在身边,没有埋怨没有吵架,眼看要开始新生活时,厄运却时不时的降临。每当生活有些转机时,命运就会让希望变成泡影,亲人相继死去,只留福贵和一头即将老死的牛渡过残生。就是这样一个人,仍在顽强的活着,我不知道撑起他活着的希望究竟是什么,我也不知道是什么能让他在经历这一切之后仍然在努力的活着,也许人活着就是一种本能的状态,为了活着而活着。
活着是一种人存在的常态,有人风光无限,有人碌碌无为,有人狼狈不堪,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去活,但是命运不会因为选择而怜悯你我。福贵让我有一种该死的人活着,本该活着的人却死了的错觉,但我仔细回想以后,明白了一个道理,不管是怎样的人,不管经历什么样的苦难和不幸,人该努力的活着,因为活着而活着。
刘宏赫